马凡氏综合征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口腔新闻纵览虽然患有慢性牙周炎,但积 [复制链接]

1#

慢性牙周炎患者

积极治疗后失牙风险小

英国一项回顾性研究结果显示,在私人诊所中进行牙周支持治疗(SPT)的慢性牙周炎患者总体稳定性良好,失牙率较低。基于患者以及基于牙齿的预后评价系统或可用于评估失牙风险。该论文年11月24日在线发表于《临床牙周病学杂志》(JClinPeriodontol)。

研究纳入例接受牙周积极治疗(APT)后继续接受至少5年牙周支持治疗的慢性牙周炎患者,评估失牙率以及患者和牙齿因素对失牙的影响。检测现有基于患者的预后评价系统以及新的基于牙齿的预后评价系统与失牙是否存在关联。

结果为,排除第三磨牙后,共有34颗牙齿在牙周支持治疗阶段被拔除,总体平均失牙率为0.06颗牙/人/年(其中由于牙周疾病导致的失牙为0.02颗)。多元分析显示,在牙周支持治疗阶段,年龄、基于牙周风险评估系统(PRA)的患者预后、牙齿预后、根分叉病变以及之前的牙髓治疗均与失牙显著相关。(邹慧儒编译)

特需患者全身麻醉下一次性治疗

哪些因素影响预后?

韩国一项研究显示,全身麻醉下一次性牙髓和修复治疗预后良好,或可作为特殊需要患者一种很有前景的治疗方案,但仍需仔细考虑患者和牙齿的具体情况。该论文年11月28日在线发表于《口腔康复杂志》(JOralRehabil)。

研究纳入例患者[平均(SD)年龄为27.0(14.1)]的颗牙。所有牙髓和修复治疗过程都在单次全身麻醉期间进行,除了冠修复病例的牙冠粘接(38%)。共有颗牙(70.6%)随访6~81个月[平均(SD)为32.7(20.0)]。使用广义Wilcoxon检验的Kaplan-Meier分析来比较平均存留和成功期。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用于多变量分析。

结果为,观察期结束时,10颗牙齿发生冠折(5年存留率为89.8%),另有10颗牙发生原发或继发龋(5年成功率为86.4%)。影响牙齿存留的相关危险因素为年龄(40岁)、非父母看护、合作程度差和牙周病。软质饮食是影响牙齿治疗成功的另一个危险因素。(吴立平编译)

上颌骨矢状骨折

骨折治疗时机与复位质量很重要

西安交通大学口腔医学院一项回顾性临床研究表明,骨折越早治疗,预后越佳,且折断骨的解剖复位是良好预后的重要预测因子。该论文于年11月22日在线发表于《口腔颌面外科学杂志》(JOralMaxillofacSurg)。

该研究是一项单中心回顾性队列研究,纳入西安交通大学口腔颌面外科颅颌面整形创伤科年1月到年12月的上颌骨矢状骨折病例。预测变量为年龄、性别、职业、受伤原因、受伤程度、治疗时机、治疗方法及骨折复位质量。终点变量为术后治疗效果指数。使用计算机进行描述性、双变量和多变量统计。P值设为0.05。

结果为,研究共纳入40例患者,男女比例为4:1,最易受伤的年龄组为20~30岁(30%),体力劳动者更易受伤(72.5%),受伤的主要原因是机动车事故(62.5%)。在40例患者中,不存在孤立矢状骨折,大多数(35%)伴发其他上颌骨骨折包括LeFort骨折。骨折治疗时机与复位质量这2个因素与术后治疗效果指数有显著关系(P<0.05)。(王蕤编译)

覆盖义齿修复

微型种植体可供考虑

巴西一项系统综述表明,当植入标准种植体不可行时,使用微型种植体支持覆盖义齿修复是一种可以考虑的替代治疗,因其存留率高、边缘骨吸收在可接受范围,且患者治疗后满意度和生活质量均有提高。该研究年11月26日在线发表于《牙科学杂志》(JDent)。

两位独立研究者全面搜索了年9月以前发表且被Pubmed、MEDLINE、Embase和考柯兰(Cochrane)数据库收录的研究。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