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凡氏综合征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乙型肝炎病毒相关膜性肾病致难治性肾病综合 [复制链接]

1#
临沂白癜风医院 http://pf.39.net/bdfyy/qsnbdf

患者,朱XX,男,31岁。

患者年7月15日受凉后出现双侧踝部凹陷性水肿,伴尿中泡沫增多,于中国人医院查:尿常规:尿蛋白3+,红细胞17个/HP,尿糖+;24小时尿蛋白定量:6.82g;血生化:白蛋白:17.25g/L,总蛋白:35g/L,肌酐:μmol/L,尿素:5.97mmol/L,肝酶、胆红素正常;诊断“肾病综合征”,给予激素(静点甲泼尼龙80mg*qd共15天)及免疫抑制剂(环磷酰胺累计3g),同时给予抗血小板、抗凝、调脂、降压、静脉滴注白蛋白等治疗,患者水肿症状无明显改善。年11月至我院查血生化:总蛋白定量36g/L、白蛋白定量19g/L、尿素16.75mmol/L、总胆固醇9.03mmol/L、甘油三酯5.09mmol/L、肌酐.8μmol/L;24小时尿蛋白总量13.5g;超声引导下肾穿刺活检术,病理提示:乙型肝炎病毒相关膜性肾病伴亚急性肾小管间质肾病。给予甲泼尼龙40mg静点及利尿、降压等治疗后患者水肿症状较前有好转,复查血肌酐降至正常(92.6umol/l),仍有大量蛋白尿24小时尿蛋白总量12.65g。总胆固醇9.12mmol/L、甘油三酯4.08mmol/L、

患者出院后服用激素甲泼尼龙40mgqd,高度水肿,严重大量蛋白尿未能缓解,11月27日查24小时尿蛋白总量12.65g,经介绍特来中医。

首诊年12月5日

患者满月脸,水牛背,眼睑水肿,双下肢重度水肿。追问病史发病前曾有惊吓、受凉史,阴暗潮湿环境中居住2周,刻下症咳嗽,口干苦,腰酸痛,脉弦滑,苔薄腻。

西医诊断:1.难治性肾病综合征乙型肝炎病毒相关膜性肾病2.急性肾损伤亚急性肾小管间质肾病2.高血压3级极高危3.脂肪肝4.胆囊息肉

中医辨证:风伤肺卫,肺失宣降,湿邪外感

治法:清热燥湿,舒筋活络,清肺平喘为治则,方药以四妙丸、麻杏石甘汤加减

苍术30g黄柏15g薏仁60g怀牛膝15g

茵陈15g杜仲30g茜草15g麻黄8g

生石膏60g生姜15g大枣15g杏仁10g

14付日一剂早晚分服

二诊年12月19日

一诊药后腰痛十去其四、水肿有好转,体力改善,汗出减少,仍有口干、口苦,纳可、眠可,12月12日甲泼尼龙减到9片,尿蛋白定量12.43g,舌质暗、苔黄腻,脉弦滑。大便偏稀。原方加玄参15g,鲜地黄20g,麦冬15g。

三诊年1月5日

腰痛明显缓解,夜卧时有醒后不眠,舌质胖暗苔黄腻,脉滑尺沉。

苍术30g茯神30g干姜15g炙甘草10g

生熟地各15g玄参15g,鲜地黄10g黄柏15g知母15g

四诊年1月19日

手抖、满月脸,汗出较前减少,下肢稍肿,尿中有泡沫,腰痛改善,眠可,口干,大便偏干。24小时尿蛋白定量10.56g。舌红苔薄白腻,脉弦滑数。上方去熟地、茯神,改鲜地黄20g、黄柏20g,加茯苓30g、石斛15g山萸肉15g、生黄芪30g、玉米须60g、赤芍15g、砂仁10g、生地榆15g、黑顺片10g、炙龟板15g,21付。雷公藤20mgqid。

五诊年2月9日

兴奋,起即头晕,血压低(/63mmHg),自行将雷公藤多苷从60mg/d,加至90mg/d,腰痛、下肢肿,夜尿2次,24小时尿蛋白定量1.15g舌胖大,脉滑,纳可。上方生黄芪加至60g,赤芍加至20g,加麦冬15g。去黑顺片、龟甲。雷公藤30mgtid甲强龙6片。

六诊年2月23日

水肿较前好转,大便稀,日3-4次,腹痛、口唇溃疡,手指颤抖,舌淡嫩,咽痛,脉滑,起即头眩。

黄柏15g砂仁10g炙甘草10g陈皮15g

炒白术15g白芍15g防风15g木香10g

黄连8g生黄芪60g炒薏仁60g玉米须60g

知母15g14付

七诊年3月9日

患者近日进食极差,稍食既胀,手指颤抖不止,面部众多出血点,集中面部三角区,眼花,24小时尿蛋白定量0.18g脉滑数,苔白腻,大便溏,腹泻5-6次/日

干姜10g法半夏15g黄连6g黄芩15g

炙甘草15g*参15g大枣15g茯苓30g

炒白术15g白芍15g附子15g生姜10g

14付

同时雷公藤每日减至8片,甲强龙减至5片。

八诊年3月23日

今尤为好转,腹泻止,起即头眩消失。近日有受凉史,恶寒,口苦,咳嗽,有痰气短,心率快,腿肿,舌质暗,苔白。

方1:生麻黄30g(另包)桂枝15g生石膏60g杏仁15g

炙甘草10g生姜15g大枣15g7付

方2:熟地黄15g山萸肉15g山药15g茯神20g

泽泻15g牡丹皮15g生黄芪30g*参30g

仙鹤草30g7付

嘱患者汗出多则停1方,服2方1日后再服第1方,汗出多可减去麻黄。

九诊年4月13日

上诊服后有汗出,两方交替服用,自觉小便量增多,24小时尿蛋白定量2.88g。左脉沉细短,右脉弦滑,下肢微肿。

熟地黄15g山萸肉15g山药15g茯神20g

泽泻15g牡丹皮15g生黄芪30g*参30g

白茅根80g麦冬15g威灵仙10g

十诊年4月27日

患者无头晕,汗出,尿量如前,眠改善,双下肢水肿有缓解。加仙鹤草30g,侧柏叶30g,知柏各10g,白茅根g,积雪草30g,另金蝉花15g研磨分次冲服。

按:该患是乙型肝炎病毒相关膜性肾病导致的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病理检查提示乙型肝炎病毒相关膜性肾病伴亚急性肾小管间质肾病,此前激素治疗,肌酐水平恢复至正常范围,但仍有大量蛋白尿。本病病机演变错综复杂,总体表现为正虚邪实、寒热交错。

初诊时以咳嗽,口干苦,腰酸痛,下肢水肿为主诉就诊,追问病史发病前曾有受凉史,阴暗潮湿环境中居住2周。考虑风伤肺卫,肺失宣降,水道不利,故见咳嗽、恶寒、水肿。外感湿邪,见腰痛,《医方考》:“湿性润下,病则下体受之,故腰膝病。然湿未尝痛,积久而热,湿热相搏,然后痛”。故以清热燥湿,舒筋活络,清肺平喘为治则,方药以四妙丸、麻杏石甘汤加减。二诊时患者症状改善,因之前大剂量应用激素,出现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症状:满月脸、痤疮、烦躁易怒、面红目赤、气短乏力等“壮火食气”的热盛表现。史老多年临床发现使用强的松治疗的同时配合养阴中药(生地、知母)能够减少其“壮火食气”的不良反应。故此后以滋阴补肾的六味地黄丸为基础方,既能减轻激素的不良反应,又起到了治本的作用。八诊时患者受凉后水肿加重,加用大青龙汤,取其振奋心阳,发越水湿之功。《金匮要略》“病溢饮者,当发其汗,大青龙汤主之,小青龙汤亦主之”。

同时在整个治疗过程中,配合口服雷公藤。雷公藤多甙是雷公藤的主要成分,临床主要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红斑狼疮、慢性肾炎、蛋白尿等症。在激素减量的过程中加雷公藤治疗可减少激素依赖,有助激素撤减。年7月26日患者复查24小时蛋白尿0.01g,双下肢水肿已消失。年1月21日24小时尿蛋白定量0.08g,雷公藤每日4片,甲强龙每日半片。

患者此后一直坚持服用中药汤剂,每月就诊一次,即便在新冠疫情期间虽未就诊,但仍坚持服用之前的中药汤剂。年12月10日复诊时查24小时尿蛋白定量0.24g,一般状态可,无明显不良主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