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治疗白癜风的最好医院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在刚刚过去的年,是我国抗美援朝出征70周年纪念日,在这场爆发于朝鲜的轰轰烈烈的战争中,我国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粉碎了美军的不败神话,为我国的和平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正所谓唇亡齿寒,倘若朝鲜被美军侵占,那么我国的发展势必受到影响,于是我国选择了抗美援朝,将侵略者赶出朝鲜。
事实也证明此次战役的确至关重要,我国用了三年,使得美国不得不签订停战协议,这场浩浩荡荡的战争也在年谢幕。在这场战争中,无数有勇有谋的我国将士们被人铭记,成为了人民口中的英雄。
而曾经打算出兵朝鲜之际,能够指挥大军作战的共有6人,为什么没有考虑刘伯承呢?
刘伯承其人
作为我国的开国元帅之一,刘伯承于年出生于四川开县。自幼热爱学习的刘伯承有着优异的成绩,在12岁的时候就开始接受了新式教育,这也使得他的思想开始发生了转变。
不同于普通的农民,在接受了新式教育后的刘伯承明白了这乱世中众生皆苦,而唯有革命能拯救这黑暗腐朽的社会,在那个时候,小小的刘伯承心里就将“拯民于水火”的旗帜扛在了自己的肩上。
在辛亥革命中,刘伯承毅然决然地选择了从军,在这被战乱的风暴席卷的中国,没有人能够置身事外,于是刘伯承投身进入了孙中山所领导的民主革命中。
在后来的生涯里,刘伯承曾经为了我国的发展和新中国的成立立下了汗马功劳,无论是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还是解放战争,哪里都少不了刘伯承的身影。
他以身作则,陪伴着祖国走过了无数漫长艰难的岁月,终于实现了他的夙愿:“大丈夫当仗剑拯民于水火,岂顾自己一身之富贵?”,他终于看到了灿烂的阳光拂照在了这片伤痕累累的大陆上,终于看到一个一个优异的后辈们挺身而出,成为了新中国建设的栋梁之材。
然而这样一位劳苦功高的将领,又是什么原因没有参加抗美援朝战争呢?
精挑细选,敲定人员
在当时轰轰烈烈的抗日战争中,能够担当总指挥的共有六人:即彭德怀、林老总、刘伯承、徐向前、粟裕、陈赓。而中央最后敲定的人选是彭德怀,自然是出于一定的考虑和精挑细选的。
首先是粟裕,粟裕将军的才能大家都有目共睹,他也是能够担当总指挥的优秀人选。但是不幸的是,粟裕将军患上了美尼尔氏综合症,病情十分不稳定,还要进行进一步的治疗与控制才能确保安全,因此此刻的粟裕将军的身体条件并不允许他长期前往朝鲜地区指挥作战。
而此前粟裕将军受到了中央的准许,开始养病,甚至到了苏联去治疗顽疾,直到年年底才回国。
因为身体的原因,粟裕将军并没有担当总指挥的条件,林老总也亦是如此。
理论上来讲,林老总征战多年,戎马半生,经验与计谋都十分丰厚,而且曾经在东北多年征战,能适应和东北相似的朝鲜气候。
并且率先进入朝鲜参加作战的志愿军队有很多曾是他的部下,曾在他的麾下任职,因此他指挥起来也应当是毫不费力,这么多年来和士兵们早已有了默契,想必能势如破竹,捷报频传。
然而即使是林老总这样最适合不过的人选,也同粟裕一样因为身体的原因而没有办法前往任职。
早在此前的林老总就因为穿着缴获而来的日军大衣,阴差阳错的被士兵认为是日军而开枪射击,虽然性命无虞,却落下了严重的后遗症,一直都没有痊愈,而朝鲜气候条件严苛,势必不适合林老总久留。
徐向前也是如此,早在先前的太原战役时,身心俱疲的徐向前早已被战争的重担压弯了脊梁,甚至到了需要在担架上躺着指挥的地步,后来的太原战役后半部分实在是身体欠佳,只能委托彭德怀来进行指挥。
这样一位身体不佳的将领,怎么能适应朝鲜天寒地冻的极端天气?因此徐向前也被排除了考虑范围之外。
陈赓也是我国不可多得的优秀将领,曾经在各大战争中都有着亮眼的表现,是一个优秀的人才。不过此刻的陈赓将军空有一身才能,却被陷在了支持越南的抗法斗争的囹圄中,实在是分身乏术,抽不开身前往朝鲜指挥战争。
虽然他有着优秀的才能,精明的头脑,但此刻让他留在越南继续指挥战斗才是最好的选择,就这样,陈赓也被排除在外了。
那么刘伯承呢?有着丰富的理论知识以及实战经验的刘伯承,自然也是不二的人选,他曾经在解放战争中立下的赫赫战功仍然那么耀眼,他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不过可惜的是,此刻的刘伯承早已年近60,是这几位候选人中年龄最大的,且身体条件也大不如前,现在的他已经没有了当年意气风发的姿态,已经不适合奔赴异国他乡在条件艰苦,气候严峻的战场上挥斥方遒。
就这样,经过层层考虑,精挑细选,上级最终敲定了由彭德怀来作为抗美援朝战争的总指挥。而彭德怀也没有辜负大家的期望,顺利地完成了作战,取得了胜利。
然而当时的刘伯承虽然没有前往抗美援朝战争,却去执行了另外的重要任务。
知识武装,日益精进
我国的许多士兵,都是农民出身,他们大多因为贫穷而没有读书的机会,不仅仅是普通的士兵,就连军队里高级的将领大都也从农民做起,受教育程度堪忧。随着时代的发展,战斗对于知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了,伴随着如此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军事学校便应运而生了。
成立属于我国的军事学校是一个重要的任务,而这个重要的任务就交给了我们的刘伯承将军。
他受过优秀的教育,早在红军期间就担任过中央军事政治学校的校长,他本人也是一个教育的推崇者,认为只有用丰厚的理论知识与实战经验并存,才能够使我国的军队素质大大提高,这样才能屹立于不败之地。
就这样,刘伯承开始建设起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由他担任院长以及政治委员。在学校的建立以及办学过程中,刘伯承殚精竭虑,夜以继日地工作,唯一的目的就是建设起来一个优秀的学校,一个能为祖国培养栋梁之才的学校。
在办学过程中,刘伯承呕心沥血,亲力亲为,先后在学院中创立了海军、空军等各种兵种的学科,丰富了学科知识,培养大量优秀人才。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正是有了刘伯承的不懈努力,才有了那么多优秀的军官如同雨后春笋一般拔地而起,并且持续不断地为我国的建设添砖加瓦。
小结:
刘伯承作为我国优秀的将领,一生都在为了祖国的发展而殚精竭虑,他的夙愿就是建设起来一个更加强大的中国。他虽然没有参加抗美援朝战争,在战场上杀敌报国,却另辟蹊径,建设起来学校,为我国不断提供人才,不失为另一种报效祖国的途径。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条条大路通罗马,刘伯承无疑是聪明的,没有上战场却在学校里的另一方天地里为国效力,想要报效祖国的方式远远不止一种,我们只要无愧于心,不断为了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便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