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胸廓出口综合征(TOS)?
本文章有视频版,欢迎扫码获取。
胸廓出口综合征(TOS)是指在胸廓出口处,由于某种原因导致臂丛神经或锁骨下动/静脉受压迫而产生的一系列上肢神经、血管症状的统称。
症状表现:出现的临床表现各种各样,常见的是颈部的不适、疼痛、以及上肢的乏力、麻木,感觉异常,症状通常持续存在,反复上举活动或持续性使用上肢可加重症状。
部分病人可能会出现半侧的面部感觉异常,还有一少部分病人可能出现一种表现,叫“horner综合征”,它刺激到臂丛神经下干根部这个地方以后,会出现眼睑下垂、面部无汗、瞳孔缩小这些表现。
压迫可发生在胸廓出口上的3个不同区域:斜角肌三角间隙、肋锁间隙、胸小肌后间隙。
那如何进一步评估,精准找出“凶手”呢?
前中斜角肌测试
以右侧为例)
·痉挛测试
坐姿,头转向右侧,低头,下巴找锁骨,被动加压,看是否症状重现,如右侧前中斜角肌麻木痛,代表阳性
动脉流量测试
1、PT摸患者桡动脉,感受强度、次数;
2、患者肩外展外旋(直臂),头向右旋转,后伸,拉长前中斜角肌,挤压神经和动脉;
3、深呼吸,慜气,看肩颈位置、手臂麻木痛是否重现,感受动脉流量是否下降、减弱,如是,则为阳性;
锁骨下间隙測试(锁骨下肌)
1、头颈中立位,患者肩后伸外旋(直臂),
询问锁骨处是否疼痛,感受动脉流量是否下降、减弱,如果是,则阳性,代表锁骨下肌紧张或者锁骨与肋骨间隙狭窄
外展(摸头)测试
摸头,前中斜角肌疼痛减轻或消失,则为阳性。外展的过程中,手臂麻木痛加重,可能为胸小肌问题。
抓握测试(胸小肌验证测试)
1、外展位,肩外旋(肘屈90度),用力握挙,放松,五指张开;
2、看是否保持30秒以上,如无力保持,则为阳性;
观察手掌颜色变化,30S内手掌白变红,代表正常,如超过30S或很难恢复,则为阳性,代表胸小肌受卡压。
症状细分化:手冰凉可能是压动脉,手胀、手僵硬可能是压静脉,手麻手痛可能是压神经;
胸廓出口综合征应该如何治疗?
1、Release:处理外周(臂丛)神经卡压点,有斜角肌、锁骨下肌、胸小肌、肩胛下肌、上肢各处等;
2、Align:关节处理,松动第一肋骨及肩胛骨等
3、神经张力技术;
正中神经(泰国舞)、尺神经(戴面具/刮胡子)、桡神经(给小费)
胸廓出口综合症评估为康复评估36计,第7小节点开目录可查看内容;该课程第9小节-正中(臂丛)神经卡压,第12小节-椎间盘突出测试可永久免费试看。
如果您想了解或学习更系统的评估课程,请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