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多会:第十届全国围产医学会议
参会笔记:自发性早产的预测和预防可能有效和无效的措施
本文关键字:早产、早产风险、有效的干预措施、未经证实的干预措施
建议阅读时间:5分钟
在中华医学会第十届全国围产医学会议上,漆洪波教授就宫颈长度与早产风险的关系、如何识别早产风险因素、可能有效的干预措施、未经证实的干预措施4个方面进行分享,为大家提供了一些关于早产风险因素识别和早产预防的临床参考。
漆洪波教授

p>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重庆市青年联合会委员
主要研究领域:各种高危妊娠的诊治、产前诊断和胎儿监护技术、遗传咨询
宫颈长度与早产风险的关系
经阴道超声(TVU)对宫颈长度进行测定。宫颈长度和早产风险相关:宫颈长度>30mm,即使有症状,早产可能性极低,除非由未足月胎膜早破(PPROM)引起;早产最有可能发生在宫颈长度<15-20mm的孕妇中。针对孕妇宫颈长度不同,推荐的早期风险预测方法不同,具体如下:
宫颈长度>30mm:早产风险较低,不推荐胎儿纤连蛋白(fFN)检测
宫颈长度为20-30mm:早产风险增加,但大多数不会早产,强烈推荐fFN检测
宫颈长度<20mm:早产风险高,没有必要增加fFN检测
如何识别早产风险因素
类别
早产风险因素
孕
妇
情
况
年龄:小于18岁;大于35岁
人种:非洲人种增加60%;南亚人种增加40%;当地原著民增加70%
吸烟:增加30%
其他:精神心理压力无医疗保健社会经济学地位低BMI高或者低
孕
期
情
况
与前次早产相关的危险因素,包括:(1)前次早产的孕周;(2)发生早产的次数:早产过一次有15%的风险再次发生早产,早产两次则有32%的风险
生殖道感染:细菌性阴道病的孕妇,早产的风险是正常孕妇的2倍
泌尿道感染
阴道出血
辅助生殖技术:早产的风险增加2倍
未足月胎膜早破
宫颈手术
子宫畸形
羊水过多/羊水过少
多胎妊娠:60%的双胎早产
慢性疾病、急性疾病(比如:子痫前期、产前出血)
可能有效的干预措施
减少自发性早产发生的干预措施分为三级干预:
一级(针对所有孕妇)
二级(消除或减少有既往早产风险的孕妇)
三级(针对早产儿),广泛应用糖皮质激素,NICU水平的提高
但是目前,一级和二级干预并没有降低早产的发生率,反而提高了,可以说预防早产已经超出了产科的能力,原因如下:
许多早产发生在没有明确危险因素的孕妇中
很少有单一干预措施被证实普遍有效
早产是多因素,早产与某因素有关,但是针对该因素进行干预,又不能预防早产的发生
目前,针对早产可能有效的干预措施,介绍如下:
1)补充孕酮
针对有既往早产史或超声检查显示为短宫颈的孕妇,补充孕酮可降低早产的风险,但是无证据支持补充孕酮对其他情况(如多胎妊娠、未足月胎膜早破)有益。OPPTIMUM研究表明:阴道孕酮不能降低早产儿和新生儿不良结局的发生风险,孕激素是无效的却是安全的。
2)抑制急性早产临产
宫缩抑制剂能暂时抑制子宫收缩,但不能消除启动分娩过程的潜在刺激因素。宫缩抑制剂不太可能使妊娠期延长数周或数月,但至少可延长48小时,创造了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的时间。
3)无症状性菌尿的诊断和治疗
无症状性菌尿的孕妇,应予以抗生素治疗,以减少早产的风险。meta分析:对无症状菌尿的孕妇,抗生素治疗清除无症状性菌尿可减少早产的发生。
4)戒烟或减少职业性疲劳
吸烟增加早产风险,且有剂量依赖性。职业性疲劳(每周工作超过42小时、站立超过6h/d或工作满意度降低)增加早产风险。戒烟和改善工作环境可以预防早产的发生。
5)降低辅助生殖技术(ART)引起的多胎妊娠率
多胎发生早产的可能性是单胎的6倍,尽量预防由ART引起的多胎受孕。
6)宫颈环扎术
宫颈环扎术主要是避免胎膜在阴道里面暴露,主要针对孕中期无痛性宫颈扩张的情况。
7)子宫托
年西班牙的一项研究显示:子宫托可以减少早产儿的发生。年英国的一项研究显示:子宫托并没有显著降低早产的发生率。
8)营养干预
ω-3脂肪酸(如鱼油)摄入少与早产有关。meta分析:补充鱼油,34周之前早产的风险更低。另有研究显示,联合补充ω-3脂肪酸和孕酮并不比单独补充孕酮更有效。
9)避免较短的妊娠间隔
妊娠间隔小于6个月的女性早产的风险明显增加。研究显示,妊娠间隔为36个月时,母体与新生儿的并发症最少。
未经证实的干预措施
1)治疗生殖道感染
下生殖道感染和早产有关。无更多研究证据支持,治疗无症状性阴道或子宫颈感染可减少早产的发生。
2)牙周炎的治疗
牙周炎与妊娠不良结局有关,包括早产和低出生体重。共识指出牙周炎治疗并不会降低早产和低出生体重的总体发生率。
3)子宫收缩的自我评价
研究表明:自我触诊/检测分娩征象或使用家庭宫缩仪,并不能减少早产的发生。
4)卧床休息和住院
卧床休息能改善子宫胎盘血流量,但不能减少早产的发生,即使是宫颈缩短的孕妇。住院和出院回家的孕妇,早产的发生率没有差异。对于健康的孕妇,运动不会增加早产的风险。
5)预防性宫缩抑制药物
不能为了预防早产,长期使用宫缩抑制剂。抑制急性早产临产可使用宫缩抑制剂。
6)抗生素
亚临床生殖道感染与早产的发生有关,但无循证证据表明抗生素治疗对预防胎膜完整的早产有作用。
7)加强产前保健
产前保健缺乏是早产的危险因素,但是针对早产高危的孕妇,加强产前保健能否预防早产?研究显示,标准保健组和加强保健组,两组早产发生率无差异。meta分析:专门的早产产前门诊不能减少早产的发生。
通过漆教授精彩的分享,指出了临床上有关早产的风险预测、早产可能有效和无效的预防措施,并提供了大量相关证据,进一步提高了我们对早产风险预测和预防的认识。
声明:仅供营养健康专业人士使用,所有刊载内容中涉及的版权和知识产权均为雀巢集团所有。
转载:欢迎转载,转载请联系NNI
注册:点击“阅读原文”,加入NNI大家庭
图片:文中配图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