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凡氏综合征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1907年诺贝尔奖获得者测定光速搞定疟
TUhjnbcbe - 2023/7/27 22:37:00

年的诺贝尔奖获得者简介如下:

物理学奖:阿尔伯特·亚伯拉罕·迈克尔逊——发明光学仪器,测量光速。

化学奖:爱德华·比希纳——无细胞发酵(酒化酶)。

医学奖:夏尔·路易·阿方斯·拉韦朗——对原生动物的研究与发现(疟疾疟原虫、昏睡病锥体虫)

文学奖:约瑟夫·鲁德亚德·吉卜林——作品所具有的观察力、想象力的独创性(《丛林之书》《老虎!老虎!》《基姆》

和平奖:埃内斯托·泰奥多罗·莫内塔——新闻界和和平会议上的工作,意大利和平运动领袖。

路易·雷诺——海牙国际法庭和日内瓦会议的工作和影响。

这一年诺奖最大的特点是文学奖和和平奖获得者的矛盾性。吉卜林是伟大的作家,但是却是大英帝国主义者。和平奖的莫内塔拥护和平,但却支持意大利占领利比亚。

一、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阿尔伯特·亚伯拉罕·迈克尔逊,年出生于波兰,年移民美国,年在美国去世。他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奖的美国人。

获奖理由:因为他的光学精密仪器以及在它们的帮助下进行的光谱和计量研究。

测定光的速度,从17世纪开始就有科学家在努力求得,包括牛顿在内的科学家都给出了光速的值,但和正确的光速误差很大。

直到迈克尔逊改进了实验,制作了测定光速的干涉仪,测得光速c=(±4)千米/秒。

光有不同的光波和对应的波长,所以可以让同相的光波相互增强或抵消,这叫干涉。

年,迈克尔逊发明了一种干涉仪,可以精确地测量光的长度和速度。

年,他和爱德华·莫雷共同进行了著名的迈克尔逊-莫雷实验,这个试验排除了以太的存在。

以太这个概念,现在没怎么提,原因是被淘汰了,在19世纪以前,众多科学家都用以太来指代青天或大气层。

关于迈克尔逊的个人信息:

他2岁随家人移民到美国,海军学院毕业后在海军服役。

28岁时,到欧洲学习,辞去了海军的职务。

31岁时,回美国担任物理学教授。

一战时重新加入海军,战后重新当教授。

名誉很多,例如美国物理学会主席、国家科学院主席等等。

47岁才结婚,育有一儿三女。

迈克尔逊是波兰裔美国籍科学家,是第一位获诺奖的美国人,也开了美国获诺奖的先河。

正是美国的大移民政策,促使众多人口(特别欧洲)和优秀的人才源源不断地流入美国,让美国在科研的道路上,后来居上,成为科学家的理想工作地点。

这也进一步推动了美国的科研实力,反哺了美国的经济、军事和政治。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我们要迎头赶上。

二、年诺贝尔化学奖

爱德华·比希纳,年出生于德国,年去世。

获奖理由:因为他的生化研究和无细胞发酵的发现。

在19世纪,人们发现微生物是生化过程(例如发酵)的幕后推手。

这引发了一个问题,到底是微生物促成生化反应,还是微生物产生的某种物质产生作用。

年,比希纳发现不含活酵母真菌的酵母提取物可以从糖溶液中形成酒精。意思是只用了真菌产生的物质,没用真菌本身也能促成糖转化为酒精。

就相当于以前知道桃子丢土里能长出桃树,但到底是需要整个个桃子,还是只需要桃子里面的桃核就能长出桃树,大家搞不清楚,比希纳发现只用桃核就能长出桃树。

结论是生化过程不一定需要活细胞,而是由细胞中形成的特殊物质、酶驱动。

糖可以经过酒化酶的作用,分解为二氧化碳和酒精。所以关键是酒化酶,发生反应的时候,有酒化酶在就行了,不需要产生酒化酶的真菌在一起。

这对后来的制糖工业和酿酒工业都有着重大意义,因为他揭示了酒精发酵的原理。

关于比希纳的个人信息:

父亲早逝,大他10岁的哥哥汉斯让他继续读书。

年,在贝耶尔(年诺奖获得者)手下做助手。

他哥哥汉斯对他的研究工作给予指导,帮助他研究糖发酵成酒精过程。

比希纳后来成为教授和系主任,与哥哥汉斯教授一起搞研究。

40岁时结婚,57岁时在一战战场,医院少校,负伤后不久去世。

从比希纳求学和研究过程中,可以看到他哥哥对他深刻的影响。从他幼年时读书学习,到毕业后从事研究工作,都给予了很大的帮助。虽然他幼年丧父,但长兄如父,对他一生的关心和照顾真的体现了手足之情。

这又是一位在战争中去世的科学家。

三、年诺贝尔医学奖

夏尔·路易·阿方斯·拉韦朗,年出生于法国,年逝世。

获奖理由:表彰他对原生动物在引起疾病方面所起的作用的研究。

在热带地区,疟疾是一种常见疾病,会引起高烧和其他症状。

当时很多人都怀疑疟疾是由细菌引起的。

年,在检查了感染疟疾的人的血液后,拉韦朗能够明确表明疟疾是由另一种单细胞生物引起的,这是一种攻击红细胞的疟原虫家族原生动物。

他还确定了导致非洲昏睡病的锥体虫寄生虫。

关于拉韦朗的个人信息:

家里是医学世家,祖孙三代从医,他医学院毕业后,成为一名医生。

后来参加法德战争,成为军医。战后继续从医,拉韦朗被派往阿尔及利亚,对疟原虫开展研究。

他关于疟原虫的第一次报告受到了很大的质疑,但每个国家的科学家都逐渐发表了研究结果,证实了他的研究。

年他进入巴斯德研究所担任主任,开始了对众多病原虫的研究,直到27年后去世。

40岁时结婚,一生中荣誉很多,被聘为十几个欧美国家的医学院会员。

人类对疟疾的斗争是持久的,拉韦朗的研究证明疟疾由疟原虫导致,年诺奖获得者罗斯发现疟疾是由蚊子携带传播,罗斯是在拉韦朗研究结果的基础上研究疟原虫传播,才获得了诺奖。但一前一后,罗斯反而先得诺贝尔奖。

四、年诺贝尔文学奖

约瑟夫·鲁德亚德·吉卜林,年出生于英属印度孟买,年于伦敦因脑溢血逝世。

获奖理由:考虑到这位世界著名作家的作品所具有的观察力、想象力的独创性、思想的活力和非凡的叙事才能。

吉卜林的代表作是《丛林之书》、《老虎!老虎!》、《基姆》。

他的代表作《丛林之书》,是一个很好的儿童文学读本,可以说几乎没有阅读门槛。在西方,《丛林之书》是家喻户晓的作品,是孩子从小就熟读的儿童文学经典。

这本书被很多国家一再地改编成电影和动画片,比如年的《奇幻森林》。

吉卜林的一生与大英帝国密不可分。其他作家刻意回避政治观点,但他却多次在公开场合陈述自己为帝国服务的决心和目的。

写出《动物庄园》的作家乔治·奥威尔这样痛斥吉卜林:”你能发现他身上有一股虐待狂的劲儿,残忍程度远远超过了其他同类型作家。吉布林是一个帝国主义者,对道德不够敏感,美学意义上又令人反胃。”

吉卜林著作的一些特色:

吉卜林的许多小说都有着童话的外表,和比严肃文学还要深刻的内涵,通常具有明显的寓言性。

象征性是吉卜林小说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一种叙事艺术。

吉卜林小说通常是由全知全能的外在叙述者进行管理和叙述。

马克·吐温如此评价吉卜林:“我了解吉卜林的书……它们对于我从来不会变得苍白,它们保持着缤纷的色彩;它们永远是新鲜的。”

关于吉卜林的个人信息:

出生在英国的殖民地印度孟买,6岁时被送回英国读书,寄养在一位退休海军军官家里,受到虐待。

上完中学后,没钱继续读书,就回到印度,进报社当了编辑,并开始发表小说。

吉卜林23岁时出版了第一部短篇小说集,24时再出版6部,受到欢迎。

34岁时,开始环球旅行,因为他的小说开始在英国小有名气。

之后,他接过狄更斯和艾略特的班,发表了一系列作品,少年得志,成为英国文坛的代表人物。

年,一战爆发,他鼓动青年为国献身,结果第二年,他儿子战死沙场,他悲痛万分,对他作品影响很大。

死后归葬西敏寺“诗人角”、与狄更斯和哈代比邻长眠。

吉卜林主要以短篇小说出名,他的帝国主义思想受到现代人们抨击,而对吉卜林所处时代的(英国)民众来说,帝国主义不仅代表了版图的扩张和财富的聚集,更意味着一种文化上的自豪感和认同感。

帝国主义思想在现代的英国人当中,仍然留有残余,我们在看文学作品时,不妨结合作者的时代背景来看,能对当今世界格局也有新的认识。

五、年诺贝尔和平奖

年和平奖由埃内斯托·泰奥多罗·莫内塔和路易斯·雷诺两人共享。

埃内斯托·泰奥多罗·莫内塔,年出生于意大利,年逝世。

获奖理由:因为他在新闻界和和平会议上的工作,无论是公开的还是私人的,都是为了法国和意大利之间的(和平)理解。

莫内塔是一个集民族主义和和平主义为一身的活动家,被称为“激进的和平主义者”。

他一方面深切的热爱意大利,积极投身于保卫意大利的战争中,并在晚年支持意大利占领利比亚(出发点是意大利能给利比亚带来文明)。

另一方面,他在战争中看到了残酷和不人道,开始利用《世纪报》编辑的身份来宣传裁减军备,要建立国际联盟,用仲裁方式解决国际争端。

他还创建了国际和平协会“伦巴第联盟”,阻止意大利向法国开战。

年,他成为国际和平局委员会的意大利代表。创办国际和平局的戈巴特和迪科门在年获诺贝尔奖。

年,他在米兰创办杂志《国际生活》,点评时事。

关于莫内塔的个人信息:

出身贵族家庭,15岁时,他与父亲并肩保卫家园,亲眼目睹了三名奥地利士兵在附近阵亡。从这时起,内心开始形成和平主义和民族主义的双重主张。

莫内塔是一个英俊、热情、开朗的人,喜欢骑马,在业余戏剧中表演。

尽管他尊重宗教并且是一名虔诚的天主教徒,但他允许《世纪报》采取反教权的立场,他的妻子因为他对宗教的态度不一致而疏远了。

从年到年去世,莫内塔患有青光眼,花了很长时间治疗和恢复。

他的朋友于年为他竖立纪念碑,底座上的铭文显示了他的矛盾集合体,既是民族主义的支持者,也是和平的使者。

莫内塔追求意大利的统一,厌恶战争和军备竞赛,呼吁和平。这与他少年时期经历残酷的战争有莫大的关系。

任何反映战争的电影电视剧,例如《兄弟连》、《全金属外壳》等,不论战争场面如何宏大,都没有一部是为了宣扬战争的,而经历过真实战争经历的莫内塔,就是在现场鲜活的战争场景前接受了反战教育。

我们不能指望所有人都能到真实的战争场景来熏陶反战意识,但至少我们能从各种真实的或者虚构的战事当中感受到战争的残酷,勇敢的站到反战的一边。

路易斯·雷诺,年出生于法国,年逝世。

此雷诺不是创办雷诺汽车的雷诺,虽然姓名完全一样。

获奖理由:因为他对海牙和日内瓦会议的进行和结果的决定性影响。

年,雷诺被任命为法国外交部的法律顾问,他成为“共和国所依赖的国际法权威”。

在接下来的二十年里,他作为法国代表参加了在欧洲举行的无数国际会议,参与国际私法、国际运输、军事航空、海军事务等领域公约的修订。

雷诺是海牙国际法庭28名仲裁员组成的仲裁庭成员之一,在法庭的13起案件中,雷诺参与了其中的6起,成为参与最多的成员。

年第一次海牙和平会议上,雷诺是会议摘要的主要起草人,年第二次海牙会议,他是主要人物,推动了《日内瓦公约》应用于海战,设立国际法庭等事务。

关于雷诺的个人信息:

父亲是书商,爱好藏书,雷诺天资聪颖,爱好学习,常年班级第一名。

18岁时进入大学学习法律,并获得博士学位。

28岁时担任讲师,并开始国际法的工作。

雷诺是国际法的专家,他发表了无数讲座,撰写了数十篇报告,发表了多篇笔记和文章,其中大部分发表在法律评论和政治科学期刊上。

71岁时,他被选为海牙国际法学院院长。

75岁高龄仍在上课,后来病逝。

国际法对于国际和平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国家之间有争议诉诸法律,才能尽可能避免国家之间的战争。雷诺作为国际法专家,为各国的几大案件的裁定做出了突出贡献。

年的诺奖获得者让人记忆深刻的是光速的测定,而糖分解为酒精的催化酶的发现,更是让制酒行业有了根本的理论,疟疾的研究挽救了上千万人的生命。

英国文学大师吉卜林的争议跟他的时代背景有关,而意大利和平主义者同时也可能强烈地希望祖国通过战斗实现统一。两位获奖者真是复杂的矛盾综合体。

国际法的发展让世界上少了国家之间的冲突,和平的维系离不开法学专家的奉献。

如果觉得写得不错,欢迎

1
查看完整版本: 1907年诺贝尔奖获得者测定光速搞定疟